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主要有哪些?

电子 heimagongsi 35℃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采用数据采集、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通过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功能归并和优化组合对变电站运行工况进行实时监视、测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采用数据采集、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通过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功能归并和优化组合对变电站运行工况进行实时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协调的电力综合性自动化系统。智能变电站由数字化变电站演变而来,经过4年的发展,技术已经日臻完善。

1、我国最高的变电输送是多少千伏现在那里已经用到了?

分类:社会民生解析:我国输变电工程发展现状与趋势调查中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信息网20050224我国电网发展滞后矛盾基本得到缓解我国目前已形成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和南方电网共6个跨省区电网以及海南、新疆和***3个独立省网,500千伏线路已成为各大电力系统的骨架和跨省、跨地区的联络线,电网发展滞后的矛盾基本得到缓解。

在直流高压输电方面,1987年浙江宁波至舟山±100千伏直流输电工业性试验线路投入运行,1990年±500千伏葛上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产,揭开了我国直流超高压输电工程建设的新篇章。在建的贵广、三广直流输电工程投运后,我国±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总长度将达4691公里,规模之大,居世界前列。我国紧凑型输电线路的技术设计已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搜企网版权所有,为电力工业解决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的矛盾创造了条件。我为大家整理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论文,希望你们喜欢。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论文篇一浅析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摘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沟迅猛发展,原有的电力传动(电子拖动)控制的概念已经不能充分概抓现代生产自动化系流中承担第一线任务的全部控制设备。

它的研究对象已经发展为运动控制系统,下面仅对有关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新发展作一些介绍。【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现场总线;无线通讯技术;变频器0引言现今,创新的自动化系统控制着复杂的工艺流程,并确保过程运行的可靠及安全,为先进的维护策略打造了相应的基础。电力过程自动化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搜企网版权所有,为电力工业解决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的矛盾创造了条件。

3、变电站智能终端是什么

问题一:智能变电站中的智能终端装置有什么作用终端设备有很多种,总得来说就是通过弱电控制强电,二次侧控制一次侧,确保人员安全,当然二次侧还有计量、保护等功能。问题二:什么是国家电网智能终端、合并单元、光纤配线架?网上找来的。1、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能表,智能电表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以外,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使用它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电表代表着未来节能型智能电网最终用户智能化终端的发展方向。

4、变电站的工作内容?

如果是个班长或值长,至少做到1.1.1负责班组的安全文明生产、日常工作安排、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基础管理、技术培训、及班组员工职业道德教育等各项管理工作。1.1.2负责制定班组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检查、考核和总结。带领全班人员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和技术经济指标。1.1.3负责制定变电运行轮值表、设备巡视表、设备维护周期表,并督促执行;按时报出总结及各类报表。

1.1.5负责督促当班人员遵章守纪,及时制止违章违纪行为,遇有较大的停电操作、检修工作以及较复杂的操作和事故处理时,应亲自主持准备工作,到现场把好技术、安全关。1.1.6负责根据上级安排,认真开展好各项安全检查,发现问题认真分析,制定措施,及时处理,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和不安全现象。

5、智能变电站的发展

智能电网作为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渗透到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通信信息各个环节。在上述这些环节中,智能变电站无疑是最核心的一环。智能变电站由数字化变电站演变而来,经过4年的发展,技术已经日臻完善。相比较其它环节,智能变电站已经达到了可以大规模进行推广的条件。智能变电站主要由设备层、系统层组成,与传统变电站最大差别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次设备智能化、设备检修状态化,以及二次设备网络化。

根据国网的规划未来我国智能变电站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第一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46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28座;第二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8000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50座,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改造48座;第三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7700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44座,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改造60座。

6、智能建筑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有哪几个关键技术

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结构组成分类有很多种,一般来说比较常用的分法是把它分成这几个部分组成:1.间隔层:就是在现场运行的那些设备的数据采集,保护和控制装置。比如:综保继电器,保护控制柜,多功能电表啊等等。他们是和一次设备联系最紧密的部门,实际的数据采集,设备控制都是由它们来完成。2.通信层:间隔层和站控层(见如下)的数据需要通过一些通讯电缆/光缆进行传输,中间还得有一些通信设备比如通信管理机,交换机之类的,用来负责数据的分发和传输,以及原始数据的存储等等。

在这一层要对搜集上来的数据进行一些应用开发,以便显示在终端屏幕上;一些遥控指令也从这一层发出去,通过通信层最后送到间隔层去执行。哪些部分是核心,就看你怎么理解了。我认为以上这三个部分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就好像站控层是大脑,通信层是组成身体的神经,心脏和血液和骨骼和肌肉;而间隔层是我们的神经末梢和手脚。

7、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采用数据采集、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通过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功能归并和优化组合对变电站运行工况进行实时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协调的电力综合性自动化系统。在技术上涉及到测量、计量、通信、远动、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二次系统,专业上包含自动化、继电保护、变电站运行等,是计算机、网络通信和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领域的综合应用。

在IEC61850标准中,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SAS)的定义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就是在变电站内提供包括通信基础设施在内的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特征是系统功能综合化、结构微机化、通信网络化、操作监视屏幕化、运行管理智能化,变电站作为电力单位升压输电和用户降压供电的中介器件,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无出其右,由于其重要性,保证变压器的持续工作能力也就显得异常重要,传统意义上的变压器以铁芯和绕组为主要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