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时间同步需要考虑的因素为了实现从节点本地时钟与GrandMaster时钟同步,需要考虑三个因素:1.时钟频率误差2.链路延迟3.驻留时间。时钟频率误差是指PTP从节点的本地时钟
实现时间同步需要考虑的因素为了实现从节点本地时钟与GrandMaster时钟同步,需要考虑三个因素:1.时钟频率误差2.链路延迟3.驻留时间。时钟频率误差是指PTP从节点的本地时钟频率与GrandMaster的主时钟频率很有可能是不同的,而且各PTP从节点之间也存在误差,这就造成时间测量基准不同,从而引入误差,链路延迟是指两两PTP节点之间通信的链路,在单方向上传播所需要的时间,也称为链路平均传播时间。
1、关于单片机串口通信时的同步时钟信号串口通信时钟是由单片机的晶振输入后,内部产生的,每个单片机都有自己的串口控制寄存器,在编程的时候只要对其进行正确的控制就可以设置串口通信的各种工作模式,每个模式会有自己的波特率,即你说的时钟频率.波特率一般用9600,串口通信有自己的协议,在单片机教学的课程里都会有,寄存器的编程也可以在单片机的教程里找到,不会太难的RXD,
2、在通信网络中,时间同步和时钟同步应该怎么理解如果使用的是winNT/2000/xp,设置一台计算机为时间服务器,在控制面板中的服务中可以启动或停止。其他的计算机使用Nettime命令来进行时间同步。可以做到秒级的时间同步。NETTIME作用:使计算机的时钟与另一台计算机或域的时间同步。命令格式:nettime[|/domain[:name]][/set]参数介绍:(1)要检查或同步的服务器名。
3、时钟信号的同步同步是时钟控制系统中的主要制约条件。同步是指在有效信号沿发生时刻,希望写入单元的数据也有效。数据有效则是指数据量比较稳定(不发生改变),并且只有当输入发生变化时数值才会发生变化。由于组合电路无法实现反馈,所以只要输入量不发生变化,输出最后最终会是一个稳定有效的量。
4、频谱中如何区分同步次同步非同步在频谱中,同步、次同步、非同步一般是指数字通信系统中的时钟同步和数据同步。在数字通信中,同步是指需要在发送和接收端对时钟进行同步,以便正确地接收和解码数据,同步的方法包括自适应等幅相位键控调制(QPSK)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技术。次同步和非同步则是指数据传输的同步方式,次同步通常是指在发送和接收端通过计算校验和等数据检验方式,在传输过程中对数据包进行检错纠正,以确保数据传输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