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佩服硬件工程师的智慧。以前我以为控制很多继电器,就是共共地接法或共阳接法,芯片接到继电器另一脚上,这样如果通过继电器控制下游三十个设备,就接三十个继电器,今天
很佩服硬件工程师的智慧。以前我以为控制很多继电器,就是共共地接法或共阳接法,芯片接到继电器另一脚上,这样如果通过继电器控制下游三十个设备,就接三十个继电器,今天看到一块板子,硬件通过矩阵控制,单片机把每个继电器的两个引脚都进行了控制,这样的矩阵接法,继电器能控制的下游设备就是继电器行与列的乘积,具体算起来,6个继电器控制行,另外6个继电器控制列,12个继电器就可以控制36个下游设备,大大降低了继电器的数量,也大大减少了单片机的引脚数量。
1、51单片机如何用C语言控制继电器??建议不要用单片机口直接驱动继电器,对ad有影响,用npn三极管(2412)控制,i/0口=1,继电器吸合;=0,断开;如果需要隔离加上光藕;用一个引脚接继电器的控制引脚然后就是根据需要把这个脚拉高还是拉低啦。判断继电器线包的工作电流是否小于I/O口的允许电流?线包和单片机工作电压是否一致?是,可用I/O直接控制:I/o置输出口,线包一端接VDD,I/O置1则电器不动,置0继电器动作;
2、单片机控制继电器一、控制方法:1、做实验直接选用线圈电压为5V的继电器就可以。2、单片机输出引脚与继电器之间要接一个三极管,单片机I/O直接继电器电流不够。二、单片机的简单介绍: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
3、51单片机如何驱动12个继电器求电路图使用5V驱动线包的继电器,不需要三极管.线包一端接5V,一端接单片机.输出5时断开,输出0时导通.2,使用12V或者24V驱动线包的继电器,需要三极管,用9012或者9013就行.线包一端接12/24,一端接NPN的C端(并且C端上拉到12/24).单片机的I/O接NPN的B端,NPN的E端通过小电阻接地.3,继电器记得加续流二极管.4007就行,
这个问题难点在于12个继电器工作时对电源的要求(不知道是否会出现全部吸合的情况,至少要提供1.5A电流)以及这些继电器对单片机的干扰.建议如下:1)三极管9013驱动继电器,继电器线包并一个续流二极管;2)对干扰的处理,使用12V继电器(这个好找厦门宏发继电器就不错,我们公司一直用),用PC817光电耦合器做5V与12V间的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