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是干什么的?红外光谱仪有什么特点?测得的吸收光谱称为红外吸收光谱,简称红外光谱。什么是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是指红外辐射引起分子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
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是干什么的?红外光谱仪有什么特点?测得的吸收光谱称为红外吸收光谱,简称红外光谱。什么是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是指红外辐射引起分子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紫外光谱通常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是如何产生的?光谱中峰值被红移。
是身体,不是表面,因为红外线是任何物体发出的光,物质内部也发出来。红外光谱研究表征分子结构,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密切相关。显然,可以用体相而不是表面来检测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密切相关,是研究和表征分子结构的有效手段。与其他方法相比,红外光谱由于对样品没有限制,被公认为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
红外定量分析的原理和可见紫外光谱定量分析一样,也是基于比尔兰伯特定律。比尔·朗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Alg(1/T)KbcA是吸光度,T是透射比(transmittance),是出射光的强度(I)与入射光的强度(I0)之比。k是摩尔吸收系数,与吸收物质的性质和入射光的波长λ有关。c是吸光物质的浓度,单位为mol/L,B是吸收层的厚度,单位为。
用于测量红外光谱的样品需要满足什么条件?1.实验室的温度应在15 ~ 30℃,相对湿度应低于65%。所用电源应配有稳压装置和接地线。因为室内相对湿度要严格控制,红外实验室的面积不能太大,必要的仪器设备可以放下,但室内必须有除湿装置。2.如果使用单光束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目前应用最广泛),实验室内的CO2含量不能太高,所以实验室内人员尽量少,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并注意适当通风。
红外光谱是分子可以选择性地吸收一定波长的红外线,引起分子中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物质的红外吸收光谱可以通过检测红外线的吸收来获得,也称为分子振动光谱或振动旋转光谱。在有机分子中,组成化学键或官能团的原子处于不断振动的状态,其振动频率与红外光相当。因此,当用红外光照射有机分子时,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可以通过振动被吸收。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有不同的吸收频率,在红外光谱中会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可以得到分子中含有哪些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
红外光谱(IR)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自1940年商用红外光谱仪问世以来,红外光谱已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研究。现在一些新技术(如发射光谱、光声光谱、色-红结合等。)的出现,使得红外光谱技术发展更加蓬勃。紫外光谱一般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探测分子吸收电磁辐射引起的电子态跃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反映了分子的电子能级结构。
光谱中的峰值红移,即向长波长方向移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一般以纳米(nm)为单位。通常的探测范围是200~900nm。两个主要的区别是能量的不同。紫外光谱是由分子外层的价电子跃迁产生的,也叫电子光谱。红外是分子中一个基团的振动,能量小。扩展数据光谱:是多色光被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割,颜色色散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依次排列的图案,称为光谱。
红外光谱是指红外辐射引起分子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的光谱。分子的总能量由平动能量、振动能量、电子能量和转动能量组成。如果用连续波长的红外线照射宝石,其间的元素、配体和铬阴离子基团会产生特征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在跃迁过程中往往选择性地吸收某一波长的电磁辐射,从而产生特征吸收光谱。测得的吸收光谱称为红外吸收光谱,简称红外光谱。
7、近红外光谱仪测什么近红外光谱主要反映ch、OH、NH、SH等化学键的信息,因此分析范围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和混合物。近红外(NIR)是一种介于可见光(VIS)和中红外光(MIR)之间的电磁波,ASTM定义的近红外光谱波长范围为780 ~ 2526 nm (12820 ~ 3959 cm1),习惯上分为近红外短波(780~1100nm)和近红外长波(110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