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数,就是电子的数量。电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在化学中,电子数一般是指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的数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在一个反应中,得电子数
电子数,就是电子的数量。电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在化学中,电子数一般是指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的数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在一个反应中,得电子数和失电子数是相同的,单线桥法电子转移的数目指的是得电子数目也就是失电子的数目。如:2H2+O2==2H2O中。价电子数就是表现化合价的电子数,对于主族元素来说,就是最外层电子数;有的过渡元素还包括部分次外层电子。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原子核中所含质子和中子的个数,分别叫质子数和中子数。原子核外的电子个数,叫做电子数。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因为符合电中性原理)一般质子数与中子数相差不大。但不都是相等,楼上说的是错的。例如氕氘氚,就是中子数不一样。这里涉及到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数楼上说的是对的,但是副族的并不都是最外层电子数。
Zn3d54s2、Cu3d94s1。价电子数就是价电子的个数。对于主族元素和稀有气体而言,最外层电子就是价电子。对于副族元素而言,除了最外层电子外,次外层的d电子也是价电子。可以先算该物质的物质的量,然后乘以一个该物质分子中电子的数目就是电子的物质的量,在乘以NA就是电子数目。例如:求9g水中电子数水分子物质的量=9/18=0。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个(n为电子层数)。n=1时,即K层最多容纳2个;n=2时,即L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8个;n=3时。首先记住核外电子=原子序数。和核电荷=质子数=中子数。至于电子,就要牵涉到离子了。举个例子,比如氧:8号元素,既有8个质子、8个电子和8个中子。